九日许铁山杨泓峥连舫过草堂初拟载酒登山晚为雨阻
画船衔尾到柴桑,一笑陶家径就荒。
却喜唫编投好句,如开病眼领秋光(二子以秋日咏物唱和诗见示)。
杖扶野老蹒跚步,酒散骚人郁结肠。
不料清游天也妒,满村烟雨过重阳。
却喜唫编投好句,如开病眼领秋光(二子以秋日咏物唱和诗见示)。
杖扶野老蹒跚步,酒散骚人郁结肠。
不料清游天也妒,满村烟雨过重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几位好友相约出游却因雨受阻的情景,充满生活气息和幽默感。
前两句写朋友们乘船来到诗人简陋的住所(柴桑是陶渊明故乡,这里比喻自己的草堂),看到荒芜的小路不禁相视一笑。这个开场既交代了地点,又通过"一笑"显出朋友间的默契。
中间四句是精华部分:朋友们带来秋天唱和的诗作,像一剂良药让病中的诗人眼前一亮;老友拄着拐杖蹒跚而来,酒后的诗人却仍解不开心中的愁绪。这里用"病眼"对"秋光","蹒跚步"对"郁结肠",通过对比写出相聚时的复杂心情。
结尾最妙:本来要登山饮酒,不料连老天都嫉妒他们的雅兴,用一场烟雨破坏了重阳节的计划。这个拟人化的写法("天也妒")把扫兴的雨天说得俏皮有趣,反而让整首诗在遗憾中透出豁达。
全诗就像用手机随手拍的vlog:摇晃的船、荒芜的小路、朋友的诗稿、老人的拐杖、雨中的村庄...每个画面都真实可感。诗人把一次失败的聚会写得如此生动,正体现了"生活中不完美处皆是诗意"的境界。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