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敬止使朝鲜

大人值兴运,避地开东藩。
八条一以施,礼俗仪中原。
燕满中扰乱,淳风久仍存。
流传扶馀慈,至性天所惇。
真德颂唐运,金石振清温。
至今云海上,想象扶桑暾。
皇帝膺宝历,威德被鱼豚。
维东实首顺,圭组继胀膰。
赴告谨终始,宠数亦殷繁。
皇皇使者车,中天下旂幡。
共瞻天人姿,照耀东海垠。
宇宙有大界,中华有常尊。
奉使固有体,专对非徒言。
春风海山道,注目盼回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王敬止的使者奉命出使朝鲜的场景,赞美了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和两国间的友好往来。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开篇(前八句)讲述了朝鲜的历史渊源:朝鲜自古就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虽然中原地区经历了战乱,但朝鲜仍保持着淳朴的民风。这里用"扶馀"(古代朝鲜的一个部落)代指朝鲜,说他们天性淳厚。

2. 中间部分("皇帝膺宝历"到"照耀东海垠")描写当下:新皇帝登基后威德远播,朝鲜第一个前来朝贡。使者王敬止乘坐华丽的车马出使,仪仗盛大,他的风采照亮了东海之滨。

3. 结尾部分(最后六句)点明主旨:世界虽大,但中华文明始终是尊贵的。出使不是简单的传话,而是肩负着重要使命。诗人期待使者完成任务后平安归来。

这首诗的特色在于: - 用"春风海山道"这样优美的意象,把严肃的外交使命写得富有诗意 - 通过"扶桑暾"(太阳升起的地方)等比喻,展现两国友好 - 既赞美了中华文明的感召力,也表达了对使者的期许

全诗气势恢宏又不失细腻,把一次外交出使写得既有政治高度,又充满人情味,展现了古代中国"以德服人"的外交理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