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词 其二
长安炎蒸无地著,望望翠乾云扫岳。
南来天上火龙飞,谁敢冲烟犯头角。
宫院沈沈白昼长,槐阴满地蔷薇香。
水晶帘动侍儿入,玉壶金碗供寒浆。
碧池荷叶圆如镜,为折荷花断荷柄。
捲来荐酒藉清香,满泛流霞飞逸兴。
鬅鬙露坐日养慵,三庚惮暑难为容。
乘酣直欲袖明月,飞上终南第一峰。
南来天上火龙飞,谁敢冲烟犯头角。
宫院沈沈白昼长,槐阴满地蔷薇香。
水晶帘动侍儿入,玉壶金碗供寒浆。
碧池荷叶圆如镜,为折荷花断荷柄。
捲来荐酒藉清香,满泛流霞飞逸兴。
鬅鬙露坐日养慵,三庚惮暑难为容。
乘酣直欲袖明月,飞上终南第一峰。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长安盛夏的酷热场景和人们避暑的闲适生活,充满生动的画面感和浪漫的想象力。
开头四句用夸张手法写长安热得像蒸笼,连地面都烫得站不住脚。天上飞来的火龙(指烈日)更是凶猛,没人敢顶着这样的烈日出门。这里用"火龙"的比喻让读者直观感受到太阳的毒辣。
中间八句转入宫廷避暑的悠闲场景:长长的白昼里,宫殿幽深安静,槐树投下浓荫,蔷薇散发香气。宫女们掀动水晶帘送进冰镇饮品(寒浆),主人在荷塘边折荷花、用荷叶当酒杯,喝着美酒享受清凉。这里"水晶帘""玉壶金碗"等意象营造出富贵雅致的生活气息。
最后四句写诗人自己的避暑状态:披头散发懒洋洋地晒太阳,热得连形象都顾不上了。酒酣耳热时突发奇想,要把月亮揣进袖子里,飞上终南山最高峰。这个天马行空的想象既表现了暑热难耐,又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
全诗通过"热浪逼人"与"清凉享受"的强烈对比,把夏日体验写得既真实又富有诗意。最精彩的是结尾的突发奇想,把普通的避暑场景一下子提升到奇幻的境界,让整首诗在酷热中透出一股潇洒的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