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沈(华)(辛丑)
沈生好画兼好诗,昨朝和我春游词。
临风一曲歌未已,恼杀城南轻薄儿。
城南游女明珠佩,青翰舟中时并载。
生也经营意匠新,纤纤貌出当风带。
明眸皓腕倚芳丛,修短秾纤思不同。
飞燕忽教辞汉殿,西施不见入吴宫。
尤长花鸟工没骨,染草萦沙细如发。
蝴蝶麻姑五色裙,蟠桃汉帝千年核。
新制齐纨更可怜,明朝催送下江船。
烦君画作相思树,出入怀中敢弃捐。
临风一曲歌未已,恼杀城南轻薄儿。
城南游女明珠佩,青翰舟中时并载。
生也经营意匠新,纤纤貌出当风带。
明眸皓腕倚芳丛,修短秾纤思不同。
飞燕忽教辞汉殿,西施不见入吴宫。
尤长花鸟工没骨,染草萦沙细如发。
蝴蝶麻姑五色裙,蟠桃汉帝千年核。
新制齐纨更可怜,明朝催送下江船。
烦君画作相思树,出入怀中敢弃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沈生的才子,他既擅长绘画又热爱写诗。前一天刚和诗人一起春游唱和,结果他临风高歌时,惹恼了城南那些轻浮的纨绔子弟。诗中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两种不同的生活场景:一边是佩戴明珠的城南游女在画舫中享乐,另一边是沈生专注创作,用细腻笔触画出随风飘动的衣带。
诗人特别称赞沈生的绘画技艺:他笔下的人物(如赵飞燕、西施)栩栩如生,花鸟画采用"没骨"技法(不用墨线勾勒直接上色的画法),连蝴蝶翅膀的纹路、桃核的纹理都画得精细如发丝。最后诗人提出一个浪漫请求:请沈生在新做的绢扇上画棵相思树,这样就能随身携带这份情谊,永远珍藏。
全诗通过生动的生活场景、专业的艺术术语(如"没骨""齐纨")和历史典故,既展现了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又表达了真挚的友情。最打动人的是结尾的"相思树"请求,把艺术创作与情感寄托完美结合,让读者感受到超越时空的知音之情。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