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寒冷月夜中的孤独与慰藉,语言简洁却充满画面感。
首句"神飘骨竦影悠扬"用三个生动的短语勾勒出寒夜独处的状态:精神恍惚、身体发抖、影子摇曳,让读者立刻感受到冬夜的寒意和孤寂。
第二句"独撚吟须恼醉肠"通过捻胡须的动作,展现诗人苦吟诗句的专注,同时"醉肠"二字暗示他可能借酒消愁,却仍难解心中烦闷。
后两句笔锋一转,写寒冷中的慰藉。第三句"霜月慰人于冷寞"将月亮拟人化,说清冷的月光反而在寂寞时给人安慰。最后"溪梅挑我以清香"写溪边梅花的幽香主动挑动诗人的感官,一个"挑"字让梅花有了灵性。
全诗妙在把孤独写得很有层次:先是直写寒冷孤独,再通过月亮、梅花这些自然景物,写出孤独中也能找到诗意和慰藉。诗人用"慰人""挑我"这样的表达,让无情的自然景物变得善解人意,展现出中国文人"以苦为乐"的特殊审美情趣。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