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二十六韵
愁霖真有客,旭日竟谁宾。
屡见商羊舞,难教石燕驯。
水行将木毁,阴德致阳屯。
淅沥初逾岁,滂沱忽累旬。
人情空向晓,天运欲无春。
檐溜时时乱,阶痕处处湮。
连墙多坏屋,隔巷少停轮。
苔藓红侵席,蓬蒿绿满邻。
但闻泥滑滑,罕见石磷磷。
婢怨嗟沈釜,樵归抱湿薪。
柱欹还长菌,池漫不生蘋。
是漏难为补,如波不易堙。
自冬将及夏,彻夜更兼晨。
入市乘商筏,当门插钓纶。
溪流迷旧岸,田畔入通津。
未可同甘泽,徒能虐贱贫。
两岐应失望,五德适逢迍。
墨吏谁能觉,青皇似不仁。
嗟余恒独息,对妇共长颦。
南亩忧方大,西窗听己频。
馀寒憎绣被,新黦展罗巾。
弦润琴慵理,书沾帙懒陈。
不歌应可笑,无病转堪呻。
得意怜蛙黾,潜踪叹凤麟。
会当逢旸谷,终免笑波臣。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段连绵不断的雨季,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雨季带来的种种不便和困扰,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期待。
首句“未省苍穹怒,如将赤庶嗔”意味着天空并没有发怒,但它却让人感觉到了一种不满或责怪的心情。这句诗象征着连绵不断的雨季给人们带来的压力和不满。
接下来,“愁霖真有客,旭日竟谁宾”进一步描绘了雨季带来的愁苦,而“旭日竟谁宾”则表达了人们对于晴天的期待。这反映了人们在雨季中渴望晴天的心情。
“屡见商羊舞,难教石燕驯”中,“商羊舞”和“石燕驯”都是古代传说中的气象征兆,暗示着雨季的到来和持续。这句诗描绘了雨季中的景象,同时也增加了诗的神秘感和故事性。
“水行将木毁,阴德致阳屯”则说明了雨季对环境的影响,雨水侵蚀了房屋和树木,阴雨连绵导致阳光稀少。“淅沥初逾岁,滂沱忽累旬”描述了雨季的持续时间之长,雨水连下了几个月。
“人情空向晓,天运欲无春”表达了雨季到来后,人们的心情变得沮丧,似乎春天也变得遥不可及。“檐溜时时乱,阶痕处处湮”则具体描写雨季带来的不便,人们的生活受到了影响。
“连墙多坏屋,隔巷少停轮”描绘了雨季中房屋受损的情况和交通的不便,进一步说明了雨季给人带来的困扰。“苔藓红侵席,蓬蒿绿满邻”则反映了雨季对生活环境的影响,植物开始生长,但同时也显示出生活环境的潮湿和脏乱。
“但闻泥滑滑,罕见石磷磷”描绘了雨季中的泥泞环境,人们难以看见干燥的石头,增加了行走的难度。“婢怨嗟沈釜,樵归抱湿薪”则进一步描述了雨季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家里的饭菜变得难以处理,樵夫归来时拿的都是湿柴火。
“柱欹还长菌,池漫不生蘋”描绘了雨季带来的各种问题,柱子倾斜,池塘里长满了苔藓和细菌,连池塘中的植物也难以生长。“是漏难为补,如波不易堙”则反映了雨季中的修补困难,无论怎么修补都无法阻止水的泄漏,就像无法填满波浪一样。
“自冬将及夏,彻夜更兼晨”说明了雨季几乎贯穿了整个冬季到夏季,持续时间之长。“入市乘商筏,当门插钓纶”描绘了人们在雨季中的生活方式,人们不得不乘坐商筏进城,甚至在家里垂钓以打发时间。“溪流迷旧岸,田畔入通津”进一步说明了雨季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河流变得无法辨认旧岸,田地中的小路也变成了通津。
“未可同甘泽,徒能虐贱贫”表达了雨季带来的不仅仅是好处,还有对贫苦人们的压迫,使得他们更加艰难。“两岐应失望,五德适逢迍”则进一步描绘了雨季带来的失望和挫折,两岐的禾苗应该失望,五德的象征也遇到了挫折。“墨吏谁能觉,青皇似不仁”则表达了对官员的不满,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人民的困境,就像青皇(春神)没有仁慈一样。
“嗟余恒独息,对妇共长颦”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情绪,他独自叹息,与妻子一同皱眉,表达了对雨季的无奈。“南亩忧方大,西窗听已频”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农田的担忧,以及自己经常在西窗边听雨的声音,增加了忧愁的情感。“馀寒憎绣被,新黦展罗巾”则描述了诗人对寒冷和潮湿的厌恶,以及对衣物发霉的无奈。“弦润琴慵理,书沾帙懒陈”描绘了诗人因天气原因而难以弹琴和读书的情况。
“不歌应可笑,无病转堪呻”则表达了诗人自己都不愿意唱歌,因为生病反而更显痛苦。“得意怜蛙黾,潜踪叹凤麟”则描绘了诗人对小生物的同情以及对高贵象征(如凤麟)的感慨,它们在雨季中也难以存活。“会当逢旸谷,终免笑波臣”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晴天的期待,连小小的河流都不应该嘲笑,表达了对雨季终将结束的希望。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雨季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困扰,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希望和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