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诸公见和

诗筒相送少沉浮,入手云笺次第收。
苑鸟乱归初对晚,井梧将落又惊秋。
庙垣驰过天闲马,斋閤横如野渡舟。
忧抱无缘从祀事,高丘南望是长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怀念。

首句“诗筒相送少沉浮”,诗人收到了朋友们通过诗筒寄来的诗作,这些诗作如同漂浮在水面上的信件,轻盈地传递着友人的心意。这里的“诗筒”指的是古代用于传递书信的一种容器,暗示了诗人收到了朋友们的诗作,情感交流得以保持。

第二句“入手云笺次第收”,拿过信件,诗人逐一仔细地阅读,这些诗作如云端的丝绢,细腻地承载着对方的情感。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诗作的珍视和对友情的重视。

接下来几句,诗人通过对比和联想,描绘了一幅秋意渐浓、万物变化的景象。“苑鸟乱归初对晚,井梧将落又惊秋”,苑中的鸟儿傍晚时分杂乱地飞回,井边的梧桐树叶即将飘落,秋意来袭,让人心生凉意。这些自然景象,不仅描绘了秋景,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庙垣驰过天闲马,斋閤横如野渡舟”,庙门旁飞驰而过的天闲马,象征着自由与远方;斋舍横卧,如同野渡的船只,仿佛让人置身于一片静谧的自然之中。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

最后一句“忧抱无缘从祀事,高丘南望是长洲”,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有忧愁和牵挂,但无法参与祭祀活动的遗憾。在高丘向南望去,远方的长洲似乎在呼唤着诗人。这里的“长洲”可能象征着诗人向往的地方或理想,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某种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远方的向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个人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