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迹
何意抱熏心,方嗟委爨桐。
惊坐无陈子,扫门还魏公。
目眩牂牁马,心折衡阳鸿。
客以韎任贱,我惟天眷崇。
臣职守铜墨,众口蹇豪雄。
拔羽久危鹤,佐王非梦熊。
剑舄骈罗贵,禘祫包茅空。
叨恩眷东候,击壤意南风。
虽同熠耀照,尚想昔邪重。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自身坚守的肯定。下面我用通俗的语言来解析这首诗:
1. 诗的前两句“渡江清秋暮,乘槎碧海通”,描述了清秋时节渡江的场景,以及遥远的海上旅程。这里的“乘槎”指的是乘坐浮槎(一种交通工具),寓意着跨越广阔的空间和未知的领域。
2. 接下来的“何意抱熏心,方嗟委爨桐”,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疑惑和感慨。作者自问为何怀抱热忱之心,却只能感叹命运的无奈和生活的艰辛。这里的“爨桐”指的是做饭的器具和材料,寓意着日常生活的琐碎和艰难。
3. “惊坐无陈子,扫门还魏公”,描绘了作者惊讶于陈子的离去,同时表达了对魏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惊坐”和“扫门”都是表达敬意的方式,前者表示震惊和敬仰,后者表示诚恳的邀请或欢迎。
4. “目眩牂牁马,心折衡阳鸿”,描绘了作者内心的震撼和感动。作者被牂牁马(一种传说中的神骏之马)所震撼,对衡阳鸿雁(代表着远方的信息和希望)心怀期待和感慨。
5. “客以韎任贱,我惟天眷崇”,表达了作者对于自身身份的认同和对天命的尊重。作者认为自己虽然身份卑微,但内心崇尚天道和天命,坚守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
6. “臣职守铜墨,众口蹇豪雄”,表达了作者坚守职责的决心和对世俗评价的淡然。作者认为自己虽然无法改变世界的黑暗和浑浊,但会用忠诚和坚守来回应这一切。
7. “拔羽久危鹤,佐王非梦熊”,再次表达了作者的决心和信念。作者拔出羽毛表示决心勇敢前行,虽然身处困境但并非虚幻之梦。这里的“梦熊”指的是周公梦熊的故事,寓意着作者的辅佐君王并非虚幻之梦。
8. “剑舄骈罗贵,禘祫包茅空”,描绘了作者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冲突。作者虽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现实却是困顿和无助的。这里的“剑舄”指的是武士的装备,“禘祫包茅”则是一种祭祀仪式上的物品,象征着地位和权力。
9. “叨恩眷东候,击壤意南风”,表达了作者对恩情的感激和对未来的期待。作者感谢东候的恩情,对未来充满期待和憧憬。这里的“击壤”是一种古代的游戏,“南风”则象征着温暖和希望。
最后两句“虽同熠耀照,尚想昔邪重”,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作者虽然身处困境之中,但心中依然充满希望和光明,同时也对过去的艰难历程怀有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体现了他的坚韧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