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中吟
云山青青,风泉泠泠。
山色可爱,泉声可听。
乃赋归来,盟诸山灵。
身去世远,心与真冥。
蔬食果腹,麻衣蔽形。
尘车绝迹,蓬户常扃。
不行他缘,唯诵自经。
眇观人世,沧波一萍。
朽钝寂漠,待终馀龄。
唤主人公,教常惺惺(同上书页四○四三)。
山色可爱,泉声可听。
乃赋归来,盟诸山灵。
身去世远,心与真冥。
蔬食果腹,麻衣蔽形。
尘车绝迹,蓬户常扃。
不行他缘,唯诵自经。
眇观人世,沧波一萍。
朽钝寂漠,待终馀龄。
唤主人公,教常惺惺(同上书页四○四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远离尘世喧嚣、回归自然的理想生活状态,充满了对自由和内心宁静的向往。
开头用"云山青青,风泉泠泠"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青翠的山色和清凉的泉水声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诗人说这些景色"可爱"、"可听",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纯粹喜爱。
"乃赋归来"表明诗人决定回归这种生活,与山灵为伴。"身去世远,心与真冥"是说虽然身体远离尘世,但心灵却找到了真正的归宿。这里"真冥"可以理解为真实、本真的境界。
中间部分用具体生活场景展现这种隐居生活:简单的蔬食麻衣、紧闭的柴门、断绝尘世往来。诗人专注于诵读佛经,不理会外界纷扰。"尘车绝迹"形象地表现了与世隔绝的状态。
最后几句是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他把人世比作茫茫大海中的一片浮萍,显得渺小而短暂。"朽钝寂漠"是自谦之词,说自己愚钝安静地等待生命终结。结尾的"主人公"可能指人的本心或佛性,"常惺惺"是说要保持清醒觉悟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和生活细节,表达了超脱物欲、回归本真的生活理想。诗人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清净自在的精神世界,让读者感受到远离喧嚣的宁静之美。这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依然能引起共鸣。
释文珦
释文珦(一二一〇——?)(生年据本集卷一〇《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