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得

为躲佳人作野人,三年忽忽下乡身。
鄙看南郭太胡混,惋惜卞和徒认真。
天上风云吹不定,胸间丘壑静无尘。
蛮荒鴃舌若能学,也盼长为黎母民。

现代解析

这首诗《闲得》描绘了一个人为了逃避世俗纷扰,主动选择隐居乡野的生活状态,同时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讽刺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首联“为躲佳人作野人,三年忽忽下乡身”直接点明主题:主人公为了躲避繁华世界的诱惑(“佳人”象征世俗名利),甘愿做个乡野之人,不知不觉已在乡下生活三年。“忽忽”二字透露出时间流逝之快,也暗示这种隐居生活让他感到轻松自在。

颔联“鄙看南郭太胡混,惋惜卞和徒认真”用了两个典故表达对社会的看法。“南郭”指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人),讽刺现实中混日子的人反而过得滋润;“卞和”(献和氏璧却被砍脚的人)则暗指认真执着的人反而遭遇不幸。这两句流露出对现实不公的无奈。

颈联“天上风云吹不定,胸间丘壑静无尘”形成鲜明对比:外界风云变幻(暗指社会动荡),但主人公的内心却像山谷一样宁静无尘。这说明隐居生活让他获得了精神上的超脱。

尾联“蛮荒鴃舌若能学,也盼长为黎母民”最有趣:他连当地难懂的方言(“鴃舌”形容语言难懂像鸟叫)都愿意学,甚至想永远做个乡下人(“黎母民”指海南土著居民)。这种夸张的表达,既带着幽默感,又强烈体现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全诗语言朴实但意蕴深刻,通过对比(城市与乡村、混日子与认真做事、外界动荡与内心宁静),展现了一个现代隐士的形象。最打动人的是,诗人不是被迫隐居,而是主动选择这种生活,并在平凡中找到真正的快乐。这种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内心的忠诚,在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尤其显得珍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