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已故儿子的哀思。诗中“非无伯鸾志,独有子云悲”两句,通过对比伯鸾和子云两位古代贤士的故事,来表达自己虽志向高远,但因命运多舛而感到悲伤。接下来的“恨子非天合,犹能使我思”则抒发了对儿子去世的悲痛之情,尽管儿子与自己无缘,但他的存在却常常在作者心中浮现。
“儿曹莫悽恸,老眼欲枯萎”这两句则是劝慰家人不要过于悲伤,同时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最后两句“会哭皆豪杰,谁为感旧诗”则表明虽然自己一生坎坷,但仍然希望后人能够记住这段历史,并以此为鉴,珍惜当下。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体现了李白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现了他对儿子的深情厚意。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