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怀楼寿朋

百尺丹梯拟共登,共登天上最高层。
南山有雾空藏豹,北海无云可化鹏。
勋业十年尘里镜,诗书万卷雨前灯。
桃花开尽不归去,又逐春风过武陵。

现代解析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下第怀楼寿朋》。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友人楼寿朋的怀念,同时也有对自己境遇的感慨。首先,我们可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百尺丹梯拟共登,共登天上最高层。”
这两句描述了作者与友人一同追求崇高的理想或学业。他们把攀登百尺丹梯,到达天上的最高层作为共同的目标。这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2. “南山有雾空藏豹,北海无云可化鹏。”
这里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法,描绘了自然景色和动物形象。“南山有雾”可能暗示着一种朦胧、难以看清的未来,“空藏豹”可能意味着有潜力但尚未展现。“北海无云可化鹏”则表达了一种期待,希望在没有阻碍的天空中展翅高飞,像大鹏一样自由翱翔。这两句诗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生活和友人的祝福和期待。

3. “勋业十年尘里镜,诗书万卷雨前灯。”
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对自己过去十年的反思。“勋业十年尘里镜”可能意味着作者十年间在世俗事务中忙碌,像尘封镜子一样未能展现真正的自我。“诗书万卷雨前灯”则表达了他对诗书的热爱和追求,即使在困难的环境下也坚持读书学习。

4. “桃花开尽不归去,又逐春风过武陵。”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桃花开尽不归去”可以理解为桃花已经盛开并凋谢,但作者还没有回去找他的友人,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又逐春风过武陵”则表达了作者愿意跟随春天的风去找寻友人,其中“武陵”可能是指友人的所在地,也可能是某种象征。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象征和隐喻,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动物形象,诗人在诗中传达出对未来的憧憬、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陈允平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