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来自一位古人在前往颍州的途中,听闻他的外甥张宗亮在乡试中未能成功时的感受。他以此诗来表达对外甥的安慰和鼓励。接下来,我会逐句分析这首诗。
“风前汝阴道,雨冷江南书。”开头描述了环境氛围,风在吹拂,阴雨绵绵,这样的天气里收到来自江南的信。这情景中透露出一种凄凉和冷清,预示着信中的消息可能不太顺利。
“始叹与意异,何惭定鉴疏。”诗人开始感叹收到信息与期望不符的心情,为何会感到惭愧呢?这里的“定鉴疏”可能指的是乡试的结果没有达到预期。诗人可能原本期望外甥能成功,但结果并非如此,因此感到遗憾和惭愧。
“但能存楚玉,切莫道黔驴。”这两句是一种鼓励和安慰。诗人希望外甥不要气馁,尽管遭遇了挫折,但仍需像珍贵的玉石一样保持价值,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就妄自菲薄,像说黔驴无用那样轻视自己。这里用到了两个典故,“楚玉”暗指珍贵的人才,“黔驴”则比喻无能的人。
“不负当时约,驰迎一乘车。”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外甥的期待和欢迎。尽管这次考试未能如愿,但诗人并没有忘记他们之前的约定,仍然热切地期待外甥的到来,甚至愿意亲自驾车迎接。这显示了一种深厚的亲情和鼓励。
整首诗在表达对外甥的安慰和鼓励的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深情厚意和乐观态度。无论遭遇何种困难,都不应放弃,要有信心面对未来。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