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月上人住宝积寺

天竺应须老辨才,罗浮那得染尘埃。
试看出日朱明观,便是中天积翠台。
起废合归良匠手,安禅好住白云堆。
寄声旧日黄居士,九锁丹函请一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叫月上人的僧人,祝贺他住持宝积寺的。全诗用轻松自然的语言,把佛教修行和山水风景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期许和劝勉。

开头两句用对比手法:天竺(印度佛教圣地)需要月上人这样有辩才的高僧,而罗浮山(道教名山)不该沾染世俗尘埃。这里既夸赞了友人的才能,也暗示佛门净地需要他这样的修行者。

中间四句描绘宝积寺的环境:看那朝阳映照的朱明观(道观),其实就是佛家的积翠台(佛寺)。这里用"便是"二字,把道观直接说成佛台,既体现佛道融合的思想,又暗含"万物皆空"的禅意。"良匠手"比喻月上人能振兴寺院,"白云堆"形容修行之地的清幽,劝他安心在此禅修。

最后两句最有趣:诗人调侃旧友黄居士(可能指自己),说你那锁了九道的丹药匣子该打开了吧?这里用道家炼丹的意象,以玩笑口吻劝老友放下执念,暗含"万法归一"的佛理。

全诗妙在把严肃的佛理说得生动活泼:用"试看""便是"等口语化表达,用朱明观变积翠台的想象,用开丹药匣子的玩笑,把深奥的禅意融入日常对话中。既不失赠诗的庄重,又充满朋友间的亲切感,展现了宋代文人以禅入诗、举重若轻的独特魅力。

敖陶孙

字器之,号臞翁,一号臞庵,自称“东塘人”。淳熙七年(1180年)乡荐第一,客居昆山。在太学,曾写诗送朱熹,又作诗悼赵汝愚,忤韩侂胄。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历任海门县主簿,漳州府学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因临安书商陈起刊刻《江湖集》受株连贬官。官至温陵通判。宝庆三年(1227年)卒。著有《臞翁诗集》2卷,收入《南宋群贤小集》。《江湖集》、《江湖后集》可见其佚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