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灌山小隐二绝 其二

一自移家入紫烟,深林住久遂忘年。山中莫道无供给,明月清风不用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隐逸生活,语言简单却意境深远。

前两句写搬家到深山后的生活状态:自从把家搬到云雾缭绕的深山里,住得久了连时间都忘记了。这里的"紫烟"用云雾的颜色来美化山居环境,"忘年"二字生动表现了与世隔绝的悠然自得。

后两句是生活感悟的升华:别说山里生活物资匮乏,最珍贵的明月和清风都是免费的。诗人把自然馈赠的"明月清风"比作最富足的精神食粮,用"不用钱"这个接地气的说法,巧妙讽刺了世俗对物质财富的追求。

全诗通过对比山居生活的简朴与精神的富足,表达了返璞归真的人生理想。最打动人的是诗人把抽象的精神享受,用看得见的"明月"和感受得到的"清风"来具象化,让读者能真切体会到那种脱离物质束缚的心灵自由。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