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岁澧州寄山中四首 其二 (丙申)
弃置难弃置,悲端满天地。
去年客罗山,千里度除岁。
所依为至亲,亲念亦稍慰。
今宵此一身,计集几双泪。
炉边有耶娘,灯畔多姊妹。
心心有远人,强欢总无味。
忆在十载前,旧事已酸鼻。
老怀况愈慈,如何淡此际。
无名亲戚悲,名得又反累。
得失俱可怜,伤哉功名事。
去年客罗山,千里度除岁。
所依为至亲,亲念亦稍慰。
今宵此一身,计集几双泪。
炉边有耶娘,灯畔多姊妹。
心心有远人,强欢总无味。
忆在十载前,旧事已酸鼻。
老怀况愈慈,如何淡此际。
无名亲戚悲,名得又反累。
得失俱可怜,伤哉功名事。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异乡过年时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功名路上的辛酸无奈,情感真挚动人。
开篇直白地说"想放下却放不下",悲伤的情绪充满天地。去年在罗山过年,虽然离家千里,但有至亲在身边,心里还有些安慰。而今年除夕夜孤身一人,不知流了多少眼泪。通过对比两年的处境,突出今年的孤独。
中间部分特别打动人。作者想象着家里温暖的场景:父母围坐在炉边,姐妹们聚在灯旁。虽然家人心里都惦记着远方的自己,但为了过节强颜欢笑,这种欢乐也是苦涩的。想到十年前的事就已经鼻子发酸,更何况现在父母年纪越大越慈爱,自己却不能在身边尽孝。
最后道出了读书人的矛盾:没有功名时愧对亲人,有了功名又被俗务所累。无论得失都令人心酸,道出了追求功名路上的无奈。全诗用家常话写真情,把游子思亲的愁绪和功名路上的身不由己写得淋漓尽致,让每个在外打拼的人都能感同身受。
郑珍
(1806—1864)贵州遵义人,字子尹,号柴翁。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精通文字音韵之学,熟悉古代宫室冠服制度。有《礼仪私笺》、《轮舆私笺》、《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巢经巢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