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的语言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正的力量不在于暴力,而在于智慧带来的和平。
前两句用"君王宝剑"比喻武力统治,说即便是最有威望的人(尊者)遇到明君的智慧统治也会感到惊奇——这里暗示真正的治国之道不是靠武力镇压。后两句描绘了一幅理想画面:当这种智慧治国方式推行后,就像清风吹遍世界,但可惜大多数人只看到表面太平,却不懂背后真正的治国智慧。
全诗妙在把抽象的政治智慧比喻成看得见的"清风",把深刻的治国理念藏在"宝剑"和"太平"的对比中。就像我们现代社会,好的管理往往润物无声,真正的改变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这正是这首诗至今仍能引发共鸣的原因。
释师体
释师体(一一○八~一一七九),号或庵,俗姓罗,黄岩(今属浙江)人。年十五师妙智院守威,弱冠为沙弥,初参此庵元于天台护国,后为虎邱瞎堂慧远禅师首座。历住吴之报觉,润之焦山。孝宗淳熙六年卒,年七十二。为南岳下十六世,护国此庵景元禅师法嗣。有《语录》一卷传世。《嘉泰普灯录》卷二○、《五灯会元》卷二○、《补续高僧传》卷一一有传。释师体诗,据《续古尊宿语录》所收《或庵体禅师语》及他书所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