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官员离任时的场景,语言朴实却充满温情。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百姓刚为他的到任欢欣鼓舞("歌来暮"),转眼又因他的离任而依依不舍("说去思")。这种反差凸显了官员在任时间虽短却深得民心。
中间四句刻画官员形象:他全心扑在国事上("但知忧国计"),根本无暇顾及自家事务。离任时场景动人——孩子们骑着竹马相送,父子俩带着书籍跟随,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百姓对清廉官员最朴实的爱戴。
最后两句最精彩:全城百姓争相挽留("谢城攀恋"),甚至要把这感人场景画成图画永久珍藏。这个"争作画图披"的比喻,比直接说"万民伞"更有新意,让人看到百姓自发用艺术记录清官离任的珍贵画面。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用白描手法画了幅"百姓送官图",通过儿童跨竹、父子携书这些生活化场景,让读者感受到:真正的好官,百姓会用最朴实的方式记住他。这种干群鱼水情,正是这首诗穿越时空依然动人的核心所在。
林宗放
宁国府宣城人,字问礼。孝宗淳熙十四年进士。授潭州教授,改通州。州学旧刊《三谏集录》,载章惇奸状,惇之孙时为郡守,欲毁其板,宗放执不与。调太平州,四方学徒至者数百人。改知兰溪县,摧折豪强,奸吏屏气。以荐授广州通判,请祠禄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