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孤鸿比喻一位忠贞的节妇,表达了她对亡夫至死不渝的感情。
开头用"天上鸿"起兴,说大雁一旦丧偶就终身不再配对,以此反衬"今人"(暗指当时社会风气)连鸟都不如——有些人会多次改嫁。这里用鸟类的忠贞对比人类的善变,形成强烈反差。
中间四句是节妇的内心独白:宁愿像大雁那样活着双宿双飞,死后也独自栖息,也绝不愿另嫁他人。她抚养孩子长大成人,看着孩子越来越像亡夫,总会想起当年新婚时的场景。这些细节描写非常生活化,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她的思念。
最后两句最动人:节妇说自己的心意只有自己明白,别人都不懂。她抬头看着天上孤飞的大雁,手指着太阳发誓——这个动作特别有画面感,把她的坚贞不屈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最妙的是用"孤鸿"这个意象贯穿始终,既比喻节妇守寡的孤独,又象征她高洁的品格。语言朴实但情感浓烈,就像在听一位古代女子诉说她的爱情故事,真挚动人。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