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陆宪使选之李提学雅大田参知叔于三君昔同礼曹今居官岭外

端居离索叹盈襟,却记当年宠遇深。
抽笔每参原庙对,横经曾侍辟雍临。
恩私难恃看孤迹,职事无称抱寸心。
岭雁江鱼俱寂寞,相思何处寄同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官员写给三位老同事的深情回忆信,表达了对过去共事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在分隔两地的惆怅。

前四句是回忆往昔:诗人独坐时感到孤独,想起当年一起在礼部工作时深受朝廷重用的日子。他们曾一起为皇家祭祀起草文书("抽笔原庙对"),一起参与过皇帝主持的最高学府讲学活动("横经辟雍临"),这些经历显示出他们曾经是核心部门的精英团队。

中间两句转向现实处境:诗人清醒认识到皇恩不能永远依赖,现在各自分散在偏远地区任职("孤迹")。虽然觉得自己工作表现平平("职事无称"),但始终保持着对职责的忠诚("抱寸心")。

最后两句用生动的比喻抒情:他们就像分隔在岭南的大雁和江边的鱼,无法互通音讯。诗人望着茫茫天地,不知该把这份思念托付给谁传递,这个开放式结尾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古代官员异地为官时真挚的同事情谊。

全诗巧妙运用"庙堂活动"与"江湖漂泊"的对比,把官场中的人际关系写得既庄重又温情,没有使用任何生僻典故,却通过"抽笔""横经"等具体工作场景,让现代读者也能直观感受到古代文官的工作日常和情感世界。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