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群公集灵谷寺 其一

青霞宿雾净朝阴,长笛洞箫悲远林。
云窦泉流一壑静,石门路入万松深。
回廊古壁留名画,坠叶⑴冷风助梵音。
此地岩峦足幽胜,岁时携酒一登临(有吴小仙画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灵谷寺游玩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氛围营造,展现了一幅幽静深远的山林画卷。

开头两句写清晨的景色:青色的霞光和夜雾散去,晨光初现,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和箫声,在幽深的山林中回荡,带着一丝悲凉的韵味。这里用"悲"字并不是真的悲伤,而是形容音乐在山林间回荡时那种悠远、空灵的感觉。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灵谷寺的景致:山间的泉水从云雾缭绕的岩洞中流出,整个山谷显得格外宁静;通往寺庙的石门小路,掩映在茂密的松林深处。回廊上古老的壁画(吴小仙所作)依然保存完好,秋风吹落的树叶伴着清凉的山风,与寺庙的诵经声交织在一起。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灵谷寺的自然美景,也突出了它作为佛教圣地的庄严氛围。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感慨:这里的山岩峰峦真是幽静美丽啊,让我每年都忍不住带着酒来游玩登高。表达了作者对灵谷寺的喜爱之情,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心境。

整首诗就像用文字画了一幅山水画,既有清晨山林的清新,又有古寺的庄严,还有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自得。通过视觉(霞光、云雾、松林)、听觉(笛声、诵经)等多角度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灵谷寺的幽静之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