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无可上人

省学为诗日,宵吟每达晨。十年期是梦,一事未成身。
枉别山中客,殊非世上人。今来已如此,须得桂荣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写给一位叫无可的僧人的作品,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和人生境遇的感慨。

前四句写自己学诗的艰辛:每天从早到晚都在琢磨诗句,常常熬夜到天亮。坚持了十年,却发现这就像一场梦,自己依然一事无成。这里的"十年"不是确数,而是形容时间漫长,凸显诗人对诗歌的痴迷和付出。

中间两句写与僧人的交往:诗人觉得自己白白和山中高僧交往(因为没学到超脱),终究还是俗世中人。这里用"枉别"和"殊非"形成对比,既表达了对僧人超然境界的向往,也流露出对自己世俗身份的无奈。

最后两句是自我开解:既然已经这样了,不如期待新的转机。"桂荣"在古代象征科举及第,这里可以理解为期待人生出现新的希望。诗人虽然感到迷茫,但仍保持着向上的心态。

全诗语言朴素直白,没有华丽辞藻,却真实地展现了一个苦吟诗人的内心世界。我们能看到他对艺术的热爱、对现状的不甘,以及不甘中又带着希望的复杂心情。这种对理想的坚持和在困境中的自我激励,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