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学梁王兔园赋系此诗。)

见上客兮心历乱,送短诗兮怀长叹。
中人望兮蚕既饥,燮蹀暮兮思夜半(○本集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通过简单直白的比喻传递出内心的纠结与期盼。

前两句"见上客兮心历乱,送短诗兮怀长叹"直白地表达了面对重要人物时的慌乱心情——明明想用一首短诗表达心意,却忍不住发出长长的叹息。这种矛盾心理就像现代人见到偶像时既想表现自己,又紧张得手足无措的样子。

后两句用蚕的意象更生动:"中人望兮蚕既饥"把期待比作饥饿的蚕,暗示等待的焦灼感;"燮蹀暮兮思夜半"则用蚕在黄昏时躁动不安的样子,比喻思念持续到深夜。这种将抽象情感具象化的手法,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诗中那种坐立难安的思念之情。

全诗最妙的是用日常可见的"蚕"作比喻,把贵族文人复杂隐晦的情感,转化成了普通人也能理解的画面。就像现代人用"心里像猫抓一样"来形容焦虑,古人用"蚕既饥"来表达渴盼,都是把抽象情绪变得具体可感。这种跨越千年的情感共鸣,正是这首诗的永恒魅力所在。

江淹

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人。江淹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江淹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江淹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江淹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江淹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江淹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