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怀斋居诸公次前韵

布衾寒拥对床屏,鹊绕南枝月过庭。
瞑目谁除童子障,斋心自比太常醒。
花时渐好仍笼雾,灯节相催屡问星(俗传元夕晴初八夜看参星)。
便有玉堂天上意,铜垆当案冷烟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寒夜独坐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静谧与哲思。

开头两句写实景:诗人裹着粗布被子,面对屏风独坐,窗外喜鹊绕着南枝飞,月光悄悄移过庭院。这里用"寒拥"二字,既写身体感受,也暗示内心的孤寂。

中间四句转入内心活动:闭眼时烦恼如影随形(童子障比喻烦恼),但斋戒静心让人保持清醒。花开时节本该美好,却总被雾气笼罩;元宵灯节催人问星占卜(当地有看参星占卜的习俗)。这些意象都在表达人生虽有美好时刻,却总伴随着困惑与不确定。

最后两句意境升华:即使有进入翰林院(玉堂)的抱负,眼前也只有铜香炉冒着青烟的清冷现实。这里用"天上意"与"冷烟青"的对比,展现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全诗妙在将冬夜景致与人生感悟自然融合,没有直接抒情,却通过"布衾""冷烟"等意象传递出淡泊心境,在静谧中透出对世事的通透观察。特别是"花时渐好仍笼雾"一句,道出了人生常态——再美好的时刻也难免有遗憾,这种感悟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