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行
田光刎头如拔毛,于期血射秦云高。
道傍洒泪沾白袍,易水日落风悲号。
督亢图穷见宝刀,秦皇绕殿呼且逃。
力脱虎口争秋毫,荆卿倚柱笑不咷。
身就斧锧甘腴膏,报韩有客气益豪。
十日大索徒为劳,荆卿荆卿嗟尔曹!
道傍洒泪沾白袍,易水日落风悲号。
督亢图穷见宝刀,秦皇绕殿呼且逃。
力脱虎口争秋毫,荆卿倚柱笑不咷。
身就斧锧甘腴膏,报韩有客气益豪。
十日大索徒为劳,荆卿荆卿嗟尔曹!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用充满画面感的语言展现了壮士赴死的悲壮场面。
前四句像电影开场:田光(荆轲的朋友)为表决心轻松自刎,樊於期(投奔燕国的秦将)为助荆轲自刎时血溅高空。易水边送行的人们泪湿衣袍,夕阳下狂风呜咽,整个场景充满悲情。
中间四句是刺杀高潮:地图里藏着的匕首现出时,不可一世的秦始皇吓得绕柱逃跑。荆轲拼命追赶却差之毫厘,最后身负重伤靠着柱子大笑——这个"笑"字特别震撼,不是害怕的哭嚎,而是视死如归的豪迈。
最后四句是结局与评价:荆轲虽被剁成肉泥却甘之如饴,这种为报知遇之恩的侠气更显悲壮。秦始皇事后全国搜捕同党纯属徒劳,诗人最后用"荆卿啊荆卿"的感叹,既惋惜他的失败,又赞叹他的气概。
全诗用"血射""绕殿逃""笑不咷"等动态描写,把历史故事写得像亲眼所见。最打动人的是塑造了荆轲"笑对死亡"的硬汉形象,用现代话说就是"站着死也不跪着活"的骨气。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