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春意和音乐的场景,语言简单却很有画面感。
前两句"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杨柳郁郁葱葱,青翠欲滴,竹枝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无限柔情。这里用植物来烘托气氛,暗示着某种美好的情感正在萌发。
后两句"周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突然引入人物和音乐。"周郎"可能是位风度翩翩的男子,他一个回眸,就听到了动听的"纥那声"(一种民歌调子)。这个瞬间捕捉得很巧妙,让人联想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意境,但又更含蓄。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简单的自然景物营造出春意盎然的氛围
2. 通过一个回头的动作,暗示了某种含蓄的情感
3. 民歌的加入让画面突然生动起来,仿佛能听到歌声
4. 短短四句就完成了从景物到人物再到音乐的转换,很有电影镜头感
它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用最经济的笔墨勾勒出春天里一个令人心动的瞬间,让人感受到那种若有若无的情愫和生活的美好。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