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感秋二首 其一》主要表达了作者在秋天的感受和心情。让我们逐句分析:
1. 今岁五十二,岂为年少人。
- 这句是说自己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不再是年轻人了。这里通过感叹自己年纪的增长,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2. 荷凉欣暑退,蝉苦怨秋新。
- “荷凉”是指荷花的凉意,“暑退”是说夏天已经过去。这句说明诗人感受到了秋天的凉意,夏天的炎热已经离去。而“蝉苦怨秋新”则是说蝉在夏天快要结束时,仍在哀怨秋天的到来。这里用蝉的声音来象征夏天的结束和秋天的开始,也反映出诗人对夏日的留恋和对秋的到来的感慨。
3. 澹虑翻成感,彫诗不著尘。
- “澹虑”指的是心情淡然、思绪平静。“翻成感”是说原本平静的心情却因为某些事物触动而产生了感慨。最后一句“彫诗不著尘”则是说他写下的诗文是经过精心雕琢的,没有沾染上尘俗之气。这里表现了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保持高雅纯洁。
4. 小儿知得句,频掉小乌巾。
- “小儿”指的是诗人的小孩子。“知得句”说明小孩子也能感受到诗的魅力,“频掉小乌巾”则是形容孩子频繁地摇动着小乌巾,表现了孩子们对诗歌的兴趣。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孩子的喜爱,也通过孩子们的表现进一步强调了诗歌的魅力和影响。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到来以及诗人对时光流逝、季节更替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的感受和独特的思考。同时,诗人还通过描写自己创作的诗歌以及孩子对诗歌的兴趣,表达了一种超越年龄和世俗束缚的艺术追求和个人情感。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