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王宗熹的年轻人科举高中后准备进京赶考的故事,用现代话可以这样理解:
1. 少年得志的意气风发
前四句像朋友圈高调官宣:"哥年纪轻轻就考上举人啦!"(荣荐达)带着治国方案直奔京城(挟策向明君),连大官们都对他客客气气(揖逊公卿重),名声传遍全国(郡国闻)。活脱脱一个学霸走上人生巅峰的剧本。
2. 清醒的生存智慧
五六句突然转折,揭示了古代读书人的无奈:想混得好必须先学会官场套路(谋身先择术),所谓忧国忧民只能通过写八股文来实现(悯世在繁文)。这里藏着对科举制度既依赖又讽刺的矛盾心理。
3. 拒绝攀附的傲骨
最后两句最酷:就算有豪车接送的高官来招揽(高车贵),我也要像硬骨头司马相如那样保持距离!用历史名人自比,既显抱负又暗含"爷不伺候权贵"的拽劲儿。
全诗亮点:
把科举成功的喜悦、对体制的吐槽、保持初心的决心全塞进8句话里。像现在年轻人既想考编上岸,又不想被体制化的心态,古今共鸣感极强。最后那个"豪车梗"用得尤其妙,古代版"拒绝职场PUA"宣言。
罗洪先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