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嫂及侄夫妇联

弟少壮即痛兄亡,嫂又弃予,可否重泉相聚首;
侄夫妇同随母去,天真厄我,那堪垂老屡伤心。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作者哀悼嫂子、侄子及侄媳三人离世的作品,情感极为沉痛。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结构上的递进悲痛
上联先回忆自己年轻时失去兄长的痛苦,如今嫂子也离世,只能幻想他们在九泉之下团聚;下联更进一层,写侄子夫妇随母亲一同离世,把三人的死亡串联成家族连续的悲剧。这种层层叠加的写法,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承受的多重打击。

2. 用词中的血泪控诉
"痛兄亡"的"痛"、"弃予"的"弃"、"厄我"的"厄"这三个动词,像三把刀依次扎在心上。特别是"天真厄我"(老天故意折磨我)的质问,把个人悲痛上升到对命运的控诉,充满无力感。

3. 时间线上的生命悲凉
"少壮痛兄亡"与"垂老屡伤心"形成强烈对比,年轻时经历兄长离世,垂暮之年又接连失去三位亲人。这种时间跨度让人感受到:命运对作者的折磨贯穿了整个生命历程,连晚年都不给喘息的机会。

全联最震撼的是最后"垂老屡伤心"五个字——本该安享晚年的年纪,却要反复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这种"屡"字背后的重复性创伤,比单次打击更摧残人心,道尽了人生最深的无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