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庸军马后相过

相疏怜各病,相见贺更生。
久乱诗书废,长贫门户清。
晨炊才脱粟,夜卧亦班荆。
只有悲秋卷,多于未受兵。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年代中两个老友重逢的辛酸场景,用最朴素的生活细节展现了乱世中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

开头两句"相疏怜各病,相见贺更生"就像两个劫后余生的老人见面时的对话:"好久不见,听说你也病了""能活着见面真是万幸"。简单十个字,道尽乱世中人命如草芥的残酷。

中间四句是战乱生活的真实写照:长期动荡让读书人连书本都荒废了,家里穷得门可罗雀。早饭只能吃粗糙的糙米,晚上睡觉就直接铺些荆条当床垫。这些细节就像黑白纪录片里的镜头,让我们看到当时文人连基本温饱都难以维持的窘迫。

最后两句最令人心酸:唯一比战火摧毁前多的,是记录秋天哀愁的诗稿。这里的"悲秋卷"既是实指诗稿,也暗喻他们饱经沧桑的心境。诗人用黑色幽默的方式说:战火可以摧毁房屋财产,却摧毁不了我们心中的忧愁。

全诗没有直接控诉战争,但通过"脱粟""班荆"这些具体的生活细节,通过老友重逢时既欣慰又心酸的复杂情绪,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战乱给普通人带来的深重苦难。诗人用最克制的笔触,写出了最沉痛的时代悲歌。

艾可翁

艾可翁,字元宪,号蕙山。江西东乡人。艾可叔弟。南宋诗人。工文词,善兵法。咸淳年间,江万里荐于朝廷,为为朝议郎。贾似道逐万里,目为同党,遂弃官不仕。隐居故里,从事诗歌创作,其中以抒亡国之恨者为多。著有《蕙山愁吟》,不传。《全宋诗》卷三六○六录其诗28首。《江西诗征》收录其诗作《山居杂兴》、《兵火后野望》等20首。事见《江西诗征》卷二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