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三首壬子 其三

金台日暮起悲歌,坐运星枢可奈何。
纵得补天娲氏石,难挥驻景鲁阳戈。
幽灵早附形空在,长夜将临梦已多。
闻向骊山遥酹酒,岂无文采振颓波。

现代解析

这首诗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时代衰败的无奈与不甘。

首联"金台日暮起悲歌,坐运星枢可奈何"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的悲凉画面,暗示国家命运如同黄昏般走向衰落。"坐运星枢"指掌握国家大权的人,但面对颓势却无能为力,只能徒然叹息。

颔联"纵得补天娲氏石,难挥驻景鲁阳戈"用了两个神话典故:女娲补天和鲁阳挥戈返日。诗人感叹即使有女娲补天的能力,也难以像鲁阳那样让时光倒流、挽回颓势,暗喻个人力量无法扭转时代的没落。

颈联"幽灵早附形空在,长夜将临梦已多"进一步渲染绝望感。"幽灵"指逝去的辉煌,"形空在"是说只剩空壳,而"长夜将临"预示更深的黑暗即将到来。"梦已多"暗示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逃避。

尾联"闻向骊山遥酹酒,岂无文采振颓波"提到骊山(秦始皇陵所在地),暗指历史兴亡。诗人以酒祭奠过往,同时不甘心地反问:难道真的没有才华横溢之人能振兴这衰败的世道吗?这一问既是对时代的叩问,也流露出诗人渴望力挽狂澜却无能为力的矛盾心理。

全诗以沉郁的笔调,通过神话、历史意象的叠加,传递出一种深切的忧患意识。诗人并非单纯怀古,而是借古喻今,表达对现实困境的痛心与不甘,既有对时代的批判,也有对变革的期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