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火起

牢落野风秋,秋草还生绿。
昏曙一交割,见向长街哭。
血沫随火涸,欲鸣舌已秃。
瘴云十万丈,缫愁不成幅。
曾不知姓名,幽明各有属。
苍黄自摧折,天心亦何酷。
潮汐忽而至,海滨不可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发生在塘沽的火灾悲剧,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灾难中普通人的苦难。

开篇"牢落野风秋,秋草还生绿"用秋风和野草营造荒凉氛围,暗示灾难来临前的平静。"昏曙一交割"到"欲鸣舌已秃"这段,生动刻画了火灾现场的惨状:昼夜交替时分,人们在长街上痛哭;火势凶猛到连血都被烤干,想呼救却发不出声音。

"瘴云十万丈"用夸张手法表现浓烟蔽日的景象,"缫愁不成幅"则巧妙地把愁绪比作织不成的布,说明悲伤太深太重。最令人心酸的是"曾不知姓名",点明遇难者都是无名小人物,死后也只能各安天命。

最后四句写灾难的残酷无情:人们仓皇逃生,连老天都显得残忍;潮水突然涨起,连海边都不再安全。全诗通过火灾前后的对比,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也隐含着对命运无常的感叹。诗人用质朴有力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灾难面前生命的脆弱和平凡人的伟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