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雨天独坐书斋的闲适场景,以及他对季节变化的细腻感受。
前两句"残书遍阅就窗明,少畅闲情赖鸟声":诗人坐在窗边翻看旧书,雨后窗户透亮。虽然有些无聊,但偶尔传来的鸟鸣声给他带来一丝愉悦。这里通过"残书""窗明""鸟声"几个简单意象,勾勒出一个宁静惬意的读书环境。
后两句"断送春归花事了,一番细雨绿阴成":写诗人注意到春天已经悄悄溜走,枝头的花朵都凋谢了。但一场细雨过后,树木反而长得更加茂盛,绿荫更浓了。这里用"断送"这个略带惋惜的词,与后面"绿阴成"形成对比,展现季节交替的自然之美。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最平常的生活场景(看书、听鸟叫、看下雨)表达闲适心境 2. 观察细致,从"花事了"到"绿阴成"的转变捕捉到位 3. 语言清新自然,像"赖鸟声"这样口语化的表达让诗更亲切 4. 在平淡中见深意,通过季节变化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悟
诗人没有刻意说愁,而是用细雨、绿荫这些意象,让读者自己体会那份淡淡的春日闲愁,这正是古典诗词"含蓄美"的体现。
黄云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应龙,号丹岩。家贫好学,文宗苏东坡,书法师黄山谷。弘治中以岁贡授瑞州训导。致仕卒,年七十二。有《丹岩集》,中多与沈周、文徵明等往来题咏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