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庆牧常公殉节诗 其一

从来勇略出儒生,节烈于今重锦城。
馀瘴未销诸葛垒,孤锋特试伏波营。
秋风战马惊驰檄,夜月荒燐恸结缨。
鹃血年年啼不住,悲歌还拟壮军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歌颂了一位名叫常公的儒将,他在崇庆州(今四川一带)为保卫城池而壮烈牺牲。全诗用充满力量的笔触,展现了文人从军、忠勇报国的精神。

前两句点明主题:看似文弱的读书人也能成为勇猛将领,常公的忠烈事迹让锦城(成都)更添荣光。"诸葛垒""伏波营"两个典故,把常公比作诸葛亮和马援这样的名将,说他像他们一样在险恶环境中坚持战斗。

中间四句用强烈画面感描写战场:秋风中战马疾驰传递军令,月光下磷火飘飞(暗示战死者亡灵),常公最终英勇就义。最后两句用杜鹃啼血的典故,说常公的精神化作年年啼叫的杜鹃,他的悲壮故事继续激励着将士们。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这种反差:文人本可安居却选择血战,牺牲后仍以精神力量鼓舞后人。通过战场意象与忠烈精神的结合,塑造了一个令人敬佩的英雄形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