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惊险的航海经历,表达了人在自然力量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前两句"浊浪翻天地,微躯付海风"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海上风暴的可怕:混浊的巨浪仿佛要把天地都掀翻,而诗人弱小的身躯只能任凭海风摆布。这里通过"天地"与"微躯"的强烈对比,突出了人在狂暴自然面前的无力感。
后两句"恨他精卫鸟,衔石竟无功"借用了精卫填海的典故。精卫是神话中溺海的少女化作的鸟,它日复一日衔石填海想要报仇。诗人说"恨"精卫鸟,其实是恨大海的不可征服——连执着填海的精卫都徒劳无功,何况普通人呢?这种反用典故的手法,既新颖又深刻。
全诗短短二十字,却包含了三层递进的情绪:先是直面风浪的震撼,继而感受到自身的渺小,最后升华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诗人没有直接说"大海太可怕",而是通过画面和典故让读者自己体会,这正是古典诗词"含蓄表达"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