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七峰诗序 妙高峰》描绘了一幅壮丽又幽静的山水画卷,同时暗含禅意,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魅力:
1. 画面如电影镜头
前两句像航拍镜头:层层叠叠的山峰(叠嶪层峦)靠着碧绿江水(枕碧流),在众多山峰中,七峰山的景色最奇特幽静(最奇幽)。用"枕"字把山写活了,仿佛山是斜靠在江边休息的巨人。
2. 名字里的玄机
"妙高峰"这个山名是诗眼。"妙高"表面说山势绝妙高耸,实际暗指佛家"妙高台"——象征智慧的修行境界。就像现代人常说的"人生要攀登高峰",这里的高峰既是真实山峰,也是心灵境界。
3. 禅意彩蛋
后两句是登山指南:如果登顶时能领悟"妙高"的真谛(妙高意),就能像德云和尚那样看透人生。德云是《华严经》里顿悟的和尚,这里用他比喻豁然开朗的状态,类似现代人说的"在山顶突然想通了烦恼"。
全诗妙在把爬山写成了一场心灵之旅,我们跟着诗人的脚步,从欣赏自然美景(看山),到思考人生哲理(悟山),最后获得精神升华(成为山)。这种由实到虚的写法,就像用山水画来讲哲学课,既养眼又养心。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