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当然可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这首诗是描写田园生活的景象,以及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的深深喜爱和向往。诗人借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内心的情感和心境。
首句“桑阴绕扶疏”,描述了桑树的树荫环绕着某种支撑或框架的景象。这里的“扶疏”,可以理解为某种支撑结构的形态,可能是篱笆、栅栏或者其他的支撑物。桑树的繁茂阴影为这片地方带来了宁静和生机。
接下来的“墙下亦已树”,描绘了墙下也生长着树木,展示了周围环境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这里也暗示了诗人居所的宁静和与世无争。
然后,“柴门不须关”,柴门是农村中常见的简易门,这里不须关闭,意味着没有人打扰,生活自由自在。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信任和安全感的表达。
最后一句“野老自来去”,野老指的是乡野的老人,他们的自由出入,进一步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和自在。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欣然接受和喜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田园生活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于宁静、自由、和谐生活的追求。这种情感通过诗的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心境和情感。
程俱
程俱(1078—1144)北宋官员、诗人。字致道,号北山,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