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余以贞佥宪见寄韵言怀二首 其一

迂疏已分老闽垓,松菊当年手自培。
却笑浮云无住著,误含雨意出山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程公许的作品《和答余以贞佥宪见寄韵言怀二首》,是其中的第一首。让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这首诗。

首句“迂疏已分老闽垓”,意思是说,诗人觉得自己性格散漫,不拘小节,已经预料到自己会年老定居在福建这个地方。这里的“迂疏”形容的是一个人性格上的不拘小节,或者说是为人处世的随意。而“闽垓”则指的是福建,古代称福建为“东南一方的大海”,“垓”在这里是形容地方广大。

“松菊当年手自培”,则是说,过去诗人亲手种植了松树和菊花。中国古代文人常常喜欢种植松树和菊花,这不仅是因为它们的美丽,还因为松树常青长寿,象征长寿,菊花傲霜而开,象征清高与坚贞。因此,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曾经有过一种亲近自然、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却笑浮云无住著,误含雨意出山来”,这两句用了巧妙的比喻。诗人用“浮云”来比喻那些充满变化和不确定性的人或事。他笑着说,这些浮云就像雨前的云,本来没有固定的地方,却误打误撞地飘到了山间。这里的“雨意”象征着带来变化或扰动的因素,而“出山来”则是说这些因素意外地出现了。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化无常的调侃与超然态度。

整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在历经人生起伏后,仍然保持着一种恬淡、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他幽默地看待外界的变化,尽管这些变化常常出于意料之外,但诗人依然享受着那如诗如画的生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