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诗人因渡江受阻,最终找到渔船抵达松陵官馆的经历。全诗通过生动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首联"风雨方知客路难,飞鸿相逐渡江湍"直接点明主题:风雨中才真正体会到旅途的艰难,连飞鸟都要结伴渡江。这里用"飞鸿相逐"反衬出诗人的形单影只。
颔联"港收渔市舟归晚,门掩官厅烛对寒"描绘了两个对比鲜明的画面:一边是渔市收摊、渔船晚归的热闹场景,一边是官厅大门紧闭、独对寒烛的冷清景象。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孤寂感。
颈联"此地昔年曾远宿,何人今夕共清欢"转入回忆与现实的对照:过去曾在这里住过,如今却不知与谁共度良宵。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尾联"枕边不为江声急,梦寝忧时未得安"最见深意:枕边听到的不仅是湍急的江声,更是对时局的忧虑,以致夜不能寐。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忧患联系起来,提升了全诗的境界。
全诗以风雨夜渡为线索,由景入情,由个人遭遇联想到家国情怀,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特别是最后将江声与忧国之情相联系,让普通的旅途见闻有了更深刻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