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八仙花》用生动的比喻和典故,描绘了八仙花的美丽姿态和独特气质。
开头"纂纂花房玉露浮"用"纂纂"形容花朵密集的样子,"玉露浮"写出花瓣上晶莹露珠的轻盈感。"黄庭一点绛宫秋"将花蕊比作道家修炼的丹田(黄庭),绛红色花瓣则像秋日宫殿,赋予花朵仙家气质。
中间四句通过历史典故增添趣味:汉代淮南王的门客曾传播花种,唐代贺知章的朋友们一起赏花。这些典故暗示八仙花自古就受文人雅士喜爱。"冷蕊攒枝形琐细"写细碎花蕊聚在枝头,"繁英团缬态绸缪"用丝织品比喻花朵的繁密柔美。
结尾"谁将小草登仙品"用反问点题:看似普通的花草,却因被比作八仙而获得仙名。"十洲"指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暗示八仙花虽在人间,却有超凡脱俗的品格。
全诗妙在将普通花卉与神仙传说结合,既写实又充满想象力。用丝织品、露珠等日常事物作比,让读者能直观感受花的形态;又借历史典故和道教术语,赋予花朵文化内涵,读来既亲切又雅致。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