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斋盆兰一干数花山谷所谓蕙也初秋忽抽数干芬馥可爱因与次明道复赏而赋之

时雨祛残暑,凉飔集华轩。
春徂众芳歇,晚蕙抽璚根。
重兹兰之属,不与几卉群。
离离水苍佩,肃肃紫霞绅。
耿耿孤榻畔,燕对如高人。
启扉得良友,列案罗清樽。
于焉抚灵植,一笑涤尘烦。
微风南牖来,浓馥散氤氲。
有时参鼻观,即之已无存。
譬彼孤洁士,可望不可亲。
如何庭阶近,有此幽谷芬。
相忘馀洌中,渐久不复闻。
鲁哲日已远,楚累亦沈沦。
无能被雅操,且复酹芳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一盆兰花突然抽出几枝新芽,散发出迷人芬芳,诗人与朋友一起赏花饮酒的场景。全诗通过兰花的意象,表达了高洁品格和淡泊情怀。

诗的开头写初秋雨后暑气消散,凉风吹进华美的亭台。春天百花早已凋谢,唯独晚开的蕙兰从美玉般的根茎中抽出新芽。这里用"璚根"(美玉般的根)突出兰花的珍贵。

中间部分细腻描写兰花的姿态和香气:像水中青玉制成的佩饰般晶莹,又如紫色云霞裁成的衣带般庄重。兰花孤高地开在榻边,就像一位超然的高士。诗人打开门迎接好友,摆上酒杯,抚弄着这灵性的植物,顿时忘却尘世烦恼。

特别精彩的是对香气的描写:微风从南窗吹来,浓郁的花香四处弥漫。但当你刻意去闻时,却又捕捉不到。诗人把这种若即若离的香气比作孤高洁净的君子——可以远远欣赏,却难以亲近。

最后诗人感慨:为什么在自家庭院就能闻到深谷幽兰的芬芳?但闻久了反而习惯到察觉不到。这里暗喻人容易对身边的美好习以为常。结尾提到古代的贤人屈原(楚累)已经远去,诗人自谦没有才能继承他们的高雅情操,只能以酒祭奠兰花之魂。

全诗通过兰花"可望不可亲"的特质,展现了理想人格的魅力——高洁但不孤傲,美好却不张扬。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让我们在赏花的过程中,自然体会到做人当如幽兰的深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