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梅 其二

每到严冬眼自骄,嵯峨一树倚山腰。
偏怜塞上将军笛,不负高楼玉女箫。
霜色欲销逋客鬓,雪花全染逐臣貂。
曾闻处士惭封禅,犹向江皋共寂寥。

现代解析

这首《咏梅 其二》通过梅花在寒冬中的形象,展现了坚韧高洁的品格,同时暗含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前两句写梅花在严冬中傲然绽放,像一位骄傲的将军挺立在山腰。这里用"眼自骄"形容梅花不畏严寒的自信姿态,"嵯峨"则突出了梅树高大挺拔的形象。

中间四句用两个典故形成对比:"塞上将军笛"代表边关将士的豪迈,"高楼玉女箫"象征闺阁女子的柔情,暗示梅花既能展现阳刚之美,也不失阴柔之韵。接着用"霜色"和"雪花"描写梅花染白的效果,既实写花色,又暗喻人生沧桑——"逋客"(隐士)的白发和"逐臣"(被贬官员)的貂裘都被岁月染白。

最后两句意味深长:即使像古代隐士那样拒绝封赏("封禅"指帝王封赏),梅花依然选择在江边独自绽放,甘于寂寞。这既是对梅花品格的赞美,也透露出诗人自己宁愿保持高洁,也不愿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表面咏梅,实则写人。诗人通过梅花在严寒中的各种姿态,既展现了梅花傲霜斗雪的精神,又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思考——无论是显达还是落魄,都要保持内心的坚守。这种借物喻人的写法,让普通的梅花具有了深刻的人格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