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名臣咏(四十四首录二) 其二 曹恭悫公毓英

灵钟河岳应昌期,三十三山并效奇。
潞国久当枢密任,温公深受圣慈知。
赞成大计锄三孽,扫荡游氛掌六师。
难得十年官二府,故乡田宅了无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歌颂了清朝名臣曹毓瑛(谥号恭悫)的功绩与品德,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分析如下:

1. 开篇气势
前两句用"山河孕育英才"的比喻,说曹毓瑛出生时三十三座山都显灵异(三十三山指其家乡江苏宜兴的山),暗示他是顺应时代而生的治国能臣。

2. 宰相风范
用宋代名相文彦博(潞国公)、司马光(温国公)作比,说他像这些历史名相一样长期执掌军政大权(枢密院相当于国防部),且深得慈禧太后信任。"圣慈"指慈禧,当时垂帘听政。

3. 重大功绩
"锄三孽"指协助平定太平天国、捻军、回民起义三大动乱;"掌六师"指统领军队肃清残余叛乱势力。这两句浓缩了他参与平定晚清三大内战、整顿军队的功业。

4. 清廉品格
最后两句最打动人:虽然十年间历任军机大臣(中央决策机构)和兵部尚书(国防部长)两大要职,但家乡的田产房屋毫无增添。用"做高官却未发财"的对比,突出其两袖清风的操守。

全诗亮点在于:通过山河显灵的历史典故渲染人物分量,用具体战功展现能力,最后用"当大官却无房产"的生活细节,把一位能力出众又清正廉洁的治世能臣形象立了起来。这种"能力+品德"的塑造方式,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