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母六十寿言母长斋三十年有子富而好道筑净乐宫七真堂于齐云岩顶进士李元泾索句寿之
瑶岛蟠桃熟太迟,潘园诸种果无奇。
何如别创朱明馆,取斸新荣碧玉芝。
此日苏耽唯母供,它年盱孟有儿随。
豪家水陆应何限,不贷西山景向移。
何如别创朱明馆,取斸新荣碧玉芝。
此日苏耽唯母供,它年盱孟有儿随。
豪家水陆应何限,不贷西山景向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吴姓母亲的六十岁寿辰贺诗。全诗通过对比和典故,赞美这位母亲的高洁品格和儿子的孝心。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
1. "瑶池仙桃成熟太慢,潘家园的果子也不稀奇"——用神话和贵族园林的果实作对比,暗示普通祝寿方式不够特别。
2. "不如新建朱红色楼馆,采挖新鲜的碧玉灵芝"——提出更独特的祝寿方式,用"朱明馆""碧玉芝"象征高雅的贺礼。
后四句转入现实:
3. "如今儿子像苏耽(孝子典故)般侍奉母亲"——用古代孝子典故赞美吴母的儿子。
4. "将来母亲也能像盱孟(长寿者)一样有儿子陪伴"——祝愿母亲长寿有福。
5. "富豪家的山珍海味算什么"——贬低普通富贵人家的寿宴。
6. "比不上西山(隐居圣地)的景色被移来祝寿"——用隐居地的清雅景色,比喻吴母超凡脱俗的品格。
全诗亮点:
- 用神话、典故和自然意象,把普通寿辰写得超凡脱俗
- 通过对比富豪与隐士的生活方式,突出吴母"富而好道"的特殊气质
- 最后两句尤其巧妙,把物质享受和精神境界对比,升华主题
核心思想:赞美这位母亲虽然家境富裕,却追求精神修养的高洁品格,同时表扬儿子的孝心。寿辰贺礼不在物质多寡,而在精神境界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