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赵师是题乌江连云观二绝 其二

连云台上倚阑干,着眼何妨尽日闲。
公子胸中有云梦,更须为助借江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高台上悠闲看风景的场景,同时暗含对友人胸怀气度的赞美。

前两句写实景:诗人倚靠在连云台的栏杆上,悠闲自在地看了一整天风景。"何妨尽日闲"表现出一种洒脱自在的生活态度,说明诗人很享受这种放松的时光。

后两句转向抒情:称赞友人(赵师是)胸怀宽广如云梦泽(古代著名的大湖),甚至觉得现有的江山美景都不足以匹配他的气度,还需要再借来更多江山才能衬托。这里用夸张的手法,把友人的胸襟比作能容纳整个云梦泽的容器,显示出对其人品才华的高度赞赏。

全诗妙在将眼前实景与友人品格自然结合,用开阔的江山景色来映衬开阔的胸襟,既写景又写人,在闲适的观景中寄托了对朋友的深情赞誉。语言清新自然,比喻生动形象,读来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友人才华的钦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