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曲江亭的怀念,以及在那里感受到的诗意与自然之美。
首联"我念曲江曲,亭中王子猷"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曲江亭的思念。"王子猷"借指东晋名士王徽之,暗示这里是个充满文人雅趣的地方。
颔联"诗钞千卷富,竹看万竿修"用夸张手法描写这里的文化氛围:藏书丰富如千卷诗钞,竹林茂密似万竿修竹。既展现了文雅气息,又勾勒出清幽的竹林景致。
颈联"红雨桃花涨,黄云稻叶秋"转入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春天桃花如红雨般绚烂,秋天稻浪翻滚似黄云。这两句色彩鲜明,用"红雨""黄云"的比喻让画面生动立体。
尾联"所思殊邈邈,曾此泛虚舟"道出追忆之情:所思之人已远去,但还记得当年在此泛舟的闲适时光。"虚舟"既指真实的小船,也暗喻超脱世俗的心境。
全诗通过书卷、竹林、桃花、稻浪等意象,构建出一个兼具人文气息与自然之美的世外桃源。作者将对往事的怀念融入景物描写,最后以泛舟的闲适作结,表达了对这种超然生活的向往。诗中"红雨""黄云"等新颖比喻,以及虚实结合的手法,都让寻常景物焕发出诗意光彩。
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