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弱质耽吟,孤怀慕道,良宵惯守空灵。
恩怨随风,閒中鬓雪微萌。
飘痕隔世云边梦,辨依稀、绪乱魂惊。
叹重逢、物换人非,忘却前盟。
兰襟怕绾相思结,任三春花月,都逐浮萍。
料理幽窗,几函贝叶黄经。
迷情卜币窥天意,记当时、雨漫烟城。
拂钿徽、欲奏阳关,指涩弦凝。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内心敏感、追求精神自由的女子,在孤独中对往事的追忆与释怀。

上片(前八句):
开篇用"弱质耽吟"勾勒出一个体弱却爱写诗的女子形象,她像修道者般在深夜独处,保持心灵纯净。"恩怨随风"表明她已看淡过往纠葛,但闲来照镜时,仍会发现鬓角新添的白发——这是岁月留下的痕迹。"飘痕隔世"写她回忆前世般的旧梦,那些零碎片段让她心绪纷乱。最伤感的是"叹重逢"三句:即使与故人重逢,时过境迁,对方早已忘却曾经的约定。

下片(后八句):
"兰襟怕绾"说她不主动维系感情,任凭美好春光如浮萍般流逝。转而将心思放在佛经(贝叶经)上,在幽静窗边研读。"迷情卜币"突然插入一个占卜细节:记得当年在烟雨朦胧的城里,她曾用钱币占卜情缘。结尾最动人:当她试图弹奏送别的《阳关曲》时,手指僵硬,琴弦凝滞——这个画面胜过千言万语,道尽想说却说不出口的离愁。

全词亮点:
1. 用"鬓雪微萌"这样细腻的比喻写衰老,比直接说"长白发"更诗意
2. "物换人非"四个字浓缩了时过境迁的沧桑感
3. 结尾的弹琴场景,用肢体语言代替抒情,留下余韵
4. 全篇在"放下"与"难忘"之间摇摆,真实展现矛盾心理

这首词像一部微电影:有深夜独处的场景,有照镜子的特写,有雨城占卜的闪回,最后定格在抚琴的双手。虽然写的是个人情绪,但那种对逝去情感的怅惘,是很多人都有过的体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