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赠金石珊明府

忽自动乡念,归来兴正豪。
宦贫人笑拙,性简世疑高。
大任劳筋骨,卑栖惜羽毛。
使君有清政,出处喻观濠。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金石珊的官员(明府是古代对县令的尊称)在酒席上被朋友赠诗的故事。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这位官员的品格和处世态度。

前两句说他突然想家了,就干脆辞官回乡,这种说走就走的洒脱劲儿正体现他豪爽的性格。三四句用对比手法:别人笑话他当官还穷是太笨拙,但他简朴的性情反而让人怀疑是否另有高尚追求——就像现在有人说"这人是不是在装清高"。

五六句用典故说人生道理:大人物总要经历磨难("劳筋骨"出自《孟子》),但普通人(卑栖)也要像鸟儿爱惜羽毛般珍惜自己的名誉。最后两句直接夸赞:使君(对对方的尊称)为官清廉,无论做官还是隐居(出处),都像庄子笔下"观鱼之乐"的智者一样通透自在。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人笑拙"和"世疑高"的矛盾评价,生动刻画了一个不合流俗的官员形象 2. 通过"劳筋骨"与"惜羽毛"的对比,既肯定奋斗也尊重平凡 3. 结尾用庄子濠梁观鱼的典故,把清廉官员比作看透人生的智者,比喻新颖脱俗

这种诗就像现在朋友在酒桌上写段话夸人:既说对方混得不好(宦贫),又夸他活明白了(观濠),真实又有趣,比直接吹捧高级多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