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和朋友们在冬至日游览故宫时的所见所感,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了朝代更替的沧桑感。
前两句"皇天有数混南邦,组练长驱万里江"用宏大的笔触勾勒出当年王朝统一南方的盛况,军队浩浩荡荡跨越长江的场面。三四句"内井龙沈军檄在,西郊鬼泣帝车降"笔锋一转,描写王朝衰败的景象:皇宫内井中龙旗沉没,西郊仿佛还能听到亡国之君的哀泣。
五六句"河开故道穿宫籞,殿锁秋尘暗佛幢"具体描写眼前故宫的破败:河流改道穿过宫墙,殿堂落满灰尘,佛像也黯淡无光。最后两句"欲问兴亡遗老尽,晚风铃语自摐摐"最是动人:想打听当年的兴衰故事,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老人都已不在,只有晚风吹动铃铛,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全诗通过"当年盛况-如今衰败"的强烈对比,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历史感慨。最妙的是结尾的风铃声,用声音代替语言,既写出了故宫的空寂,又给读者留下无限遐想空间。这种借景抒怀、今昔对比的写法,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无常。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