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雪轩
崇兰被堂下,积雪满墙阴。
以彼洁白姿,契此贞固心。
芳馨曾不改,凛洌信能任。
君子尚贞白,轩居幽以深。
因之发清啸,起坐弹鸣琴。
一弹猗兰曲,再鼓白雪吟。
萧艾纷盈室,尘土遮满襟。
愿子留深意,千载返淳音。
以彼洁白姿,契此贞固心。
芳馨曾不改,凛洌信能任。
君子尚贞白,轩居幽以深。
因之发清啸,起坐弹鸣琴。
一弹猗兰曲,再鼓白雪吟。
萧艾纷盈室,尘土遮满襟。
愿子留深意,千载返淳音。
现代解析
这首《兰雪轩》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诗,通过描写兰花和白雪来赞美高洁坚贞的品格,同时表达对世俗污浊的厌倦和对纯真本心的追求。
前四句用兰花和白雪起兴:堂下种满高洁的兰花,墙角堆积着皑皑白雪。诗人用这两种纯净之物,比喻自己坚贞不渝的内心——就像兰花始终散发幽香,白雪永远保持洁白,这种品格永远不会改变。
中间六句描写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品德高尚的人(君子)追求的就是这种纯洁坚定的品格,他们住在幽静深远的地方,时而发出清亮的啸声,时而坐下弹琴。弹的是《猗兰曲》(赞美兰花的曲子)和《白雪吟》(象征高洁的乐曲),说明他们的志趣高雅脱俗。
最后四句转向现实感慨:可是现实中,房间里堆满低劣的杂草(萧艾比喻小人),衣服上沾满尘土(比喻世俗的污浊)。诗人发出呼吁:希望你能记住这份深意,让千年之后的世界,还能找回这种纯净的声音(返璞归真)。
全诗核心:通过兰花和白雪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出淤泥而不染"的志向,同时批判了现实的污浊。最后呼吁人们保持本真,回归纯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诗中"兰"与"雪"的纯净,与"萧艾""尘土"的污浊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